折子戏

art01折子戏是指戏曲中的一段戏,又称折戏、散出、散剧、集戏等,多是戏曲中的精彩片断,可说是全剧的灵魂所在。

明代万历年间在宴席有“插一出”的习俗[1]。崇祯十二年(1639年)十月十四日祁彪佳在权德舆家,“德舆尽出家乐合作《浣纱》之《采莲》剧而别”。[2]折子戏有独立体系,可完全反映出整部大戏的完整情节。例如《白蛇传》中的〈盗草〉、〈断桥〉最著名的两段,《雷峰塔》则是〈盗草〉、〈斗草〉、〈断桥〉三折的结合。《游园惊梦》是昆曲《牡丹亭》最著名的《游园》与《惊梦》两折。《玉堂春》中的《苏三起解》也是著名的折子戏。《琵琶记》有《剪发》、《贤遘》、《馆逢》、《扫松》四个折子戏。

折子戏要成为独立演出的单元,须有漫长的演化过程。蛇妖故事最早记载于《太平广记》中所收录之《白蛇记》、《李黄》[3]。[4]白蛇的故事在南宋时有《西湖三塔记》,见于明洪楩刊印的《清平山堂话本》,是讲白蛇传故事雏形的最早版本,里面讲到白蛇精、乌鸡精、水獭精利用人的欲望,专取活人的心肝下酒;晚明,冯梦龙编的短篇小说集《警世通言》中收录了《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。一直到乾隆年间才演化出黄图珌刻本《雷峰塔传奇》问世,共二卷三十二出,“方脱稿,伶人即坚请以搬演之”[5]。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,方成培再改定为三十四本,其中的〈盗草〉、〈斗草〉、〈断桥〉三折又脱颖而出,成为最著名的折戏。

粤剧表演艺术

art03粤剧,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,源自南戏,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、广西出现,是揉合唱做念打、乐师配乐、戏台服饰、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。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。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。2009年9月30日,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,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高要会馆75周年庆典委员会成立

75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450x338庆祝我国建国金禧暨本会75周年会庆纪念

主礼嘉賓: 新加坡律政部长兼内政部长 尚穆根先生

庆典委员会

筹委会主席:( 正) 何广明 (副) 王木桂、王勝浩
大会主席:(正) 莫耀培 (副) 潘亚苏、何光荣

大会总监:莫佐生、谭坤年、伍怡居

主席团:莫佐生、谭坤年、何广明、潘亚苏、谭彩莲、莫耀培、羅赞星、何光荣、伍怡居、王勝浩、王木桂、莫永兴、谭绍良、左伯雄、黄 强、 黎炽辉、陈楚生、锺柱石、陈玉莲、湛佑明、张文光、梁伟杰,朱福強

荣誉主席团:黎漢光、夏超平、呂强光、何業成、黄桂珍、锺力強、区文偉、黎建辉、周焯华、楊袓宏、陈建尧、郑渭文、覃漢英、嚴日初、 梁国英、

名誉主席团:谢国華、夏国森、夏旭明、张亮如、谢宏熊、李国基、何团才、岑安和、岑康平、何啓荣、梁少逵、 黎富荣、锺 佳、 何 成、黄景开、李瑞雄、谭剑文、孔耀荣、夏坤文、伍家权

名誉赞助人:马仲煥、符香莲、蔡新华、谭玉莲、谭美莲、锺柱宏、邓月桂、 唐健华、莫永成、吳慧珍、潘啓林、苏沛华、梁贵生、  莫李祥、 楊秀华、梁南兴、梁南英、梁大伟

海外会务顾问团:区文伟、陈建尧、夏旭明、张亮如、陈小冰、倪敏芬、欧陽二釧、欧陽又釧

秘書:左伯雄

财政:(正) 莫永兴  (副) 陈玉莲

特辑主编:(正)左伯雄(副) 谭绍良  符春莲

会場佈置:(正) 莫永成 (副) 王铁明、湛佑明、(协助) 符春莲

舞台监督:(正) 王勝浩 (副) 王木桂  (协助) 谭绍良、符春莲

节目:王木桂、王勝浩、

交通:何广明、伍国辉、伍怡居

司儀:吴毓均、莫淑仪

酒水/宴席:陈铁明、唐健華、潘啓林、文庆祥

攝影/录影:湛佑明、张文光

招待: (正) 谭玉莲 (副) 陈小冰、刘玉珍 (协助) 董事和会员

迎接台:(正)陈莉莉 (副)孔凤娟、陈小冰(协助) 符春莲、符春英、符春娥